扬帆畅销各大洲
◎记者 俞立严
1月27日,远海汽车船公司的“中远腾飞”轮满载3968辆中国造新车从上海南港码头缓缓驶离,目的港为土耳其代林杰港和意大利利沃诺港。这是远海汽车船公司2023年开辟的第一条定制化专班航线。
“汽车出口的火热态势从2023年初就已显现,中国汽车品牌正在加速出海,特别是欧洲市场份额增长突出,正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增量市场。我们除增加中国—波斯湾班轮航线运力外,还新投入2艘汽车船运营中国—墨西哥航线,并根据客户需求灵活定制专班服务,这次开通的中国—地中海航线是根据客户的需求专门定制的专班服务。”远海汽车船公司总经理朱桂华说。
2022年8月,远海汽车船公司由中远海运特运联合上港物流、上汽安吉物流共同出资成立,作为汽车船国际运输公共承运人为中国汽车出口提供供应链物流服务。2022年,公司新增21艘LNG双燃料大型汽车船运力订单,并与国内港航车企紧密合作,打造更加安全和高效的全球化汽车出海供应链体系。
据统计,2022年远海汽车船公司执行了6个航次,承运上汽、一汽、东风等客户出口南美、欧洲、波斯湾、墨西哥车辆19819辆。2023年,根据航线布局和运力安排,远海汽车船公司预计将承运中国汽车出口量达10万辆,同比增长400%。
长城汽车日前亮相在曼谷举行的第39届泰国车博会,展示了坦克500HEV量产版、欧拉闪电猫、2023款哈弗H6 HEV等多款新能源车型,并借此机会同步召开了海外经销商大会,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家海外经销商与会。
为应对不断增长的海外市场和运输需求,有车企已经选择购船“出海”。2023年新春伊始,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船国际宣布,成功生效2艘比亚迪集团7000车双燃料PCTC(汽车运输船)建造订单。此次订单是比亚迪作为最终货主首次订造的汽车运输船,将打破长期以来欧洲航运公司的垄断局面,保障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出口供应的稳定。
这个春节第二波新冠感染高峰没有来来源:三湘都市报
宁乡市老粮仓镇金洪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周白龙在上门为老年村民检查身体。
春节期间,大量外出人员返乡,人流量大幅增加,年前不少专家预测可能造成新冠病毒的第二波感染高峰,事实又如何呢?记者走访长沙多家医院了解到,今年春节期间常规疾病接诊与往年相差无几,而新冠感染患者并不多。
针对春节期间新冠感染高峰未出现的说法,1月27日,上海中医药大学急危重症研究所所长方邦江表示:“新冠病毒传播渐渐变弱,并非因为病毒本身有重要变化,而是社会面维持一定低水平传播,巩固了免疫屏障。加上绝大多数人都感染了,形成了群体免疫,病毒有点‘传’不动了。”
“医生不忙,才是好事。”广大医护人员坚守岗位,庆幸这个春节值班比想象中轻松。
■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李琪 实习生 孙昕 视频 谢佳燊
轻松!假期卫生室接诊13名轻症患者
“常规疾病接诊与往年相差无几,新冠感染患者不多。这个春节,比想象中轻松多了。”1月29日,正在卫生室忙碌的周白龙,谈起刚刚过去的春节长假,长嘘一口气。
作为宁乡市老粮仓镇金洪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周白龙坦言在春节前一度有些焦虑。村里有616名老人及慢性病患者,年纪大且多有各类基础疾病,为了提前做好准备,周白龙制定了多项工作计划。
让他意外又惊喜的是,自己值守的整个春节期间,只接诊了13名新冠感染者:“这些感染者都是轻症,有的发烧症状都没有,目前大多已经痊愈。”
“真的比想象中轻松多了,很庆幸,这是一个祥和的新年。”29日上午,周白龙电话了解村民戴淑梅的身体情况,得知对方春节期间吃得好睡得香后,十分开心。戴淑梅是村里的百岁老人,也是这个冬天里周白龙最担心的人。
未迎高峰,医护人员依然坚守
记者采访长沙市多家医院了解到,和周白龙感受一样,长沙春节期间也未见新冠感染高峰,一线医护人员度过了一个相对祥和的春节。
接诊数据显示,此轮首波感染高发期在2022年年底到2023年初,直至新年,疫情已经接近平缓。以湖南航天医院数据来看,高峰期该院发热门诊每日接诊新冠感染者达300人,而春节期间每日接诊的新冠感染者不到10名。
“我们要应对的是全省的孕产妇,随时可能有紧急情况,准备工作非常充足。”1月29日,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急诊科主任王冬莲介绍,值班的医护、急救的设备、所需要药材,都非常齐全。让全副武装的医护意外的是,整个假期未接诊到有发烧等明显新冠症状的阳性患者。
记者走访了解到,虽然未遭遇新冠感染高峰,但春节期间全省各级医院呼吸科、心内血管、肠胃等方面疾病仍高发,医护人员坚守岗位,春节期间值守坐班,以应对突发情况。
提醒
就诊高峰缓解,个人防护仍要做好
高峰期的短暂结束,并不象征着新冠病毒已经消失,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乔树斌指出,“疫情从高峰到低谷,再从低谷到高峰,呈周期性发展,这是符合病毒发展规律的,像美国、日本便经历了新冠疫情以来的好几个高峰。”
数据表明,二十条实施以后,全国陆续有将近80%的人感染了新冠病毒,呈现了一个小高峰,短期内虽然不会再有高峰,但居民仍不可掉以轻心,依旧要做好防护。
同时,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聚众派对、不佩戴口罩等增加,也导致了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明显增加,流感等疾病患病率也在上升。
长沙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主任袁锋发出提醒:“目前阶段广大市民群众仍然要注意个人防护,戴好口罩、勤洗手、勤通风,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兔年A股今启程 外资已抢跑内资待发力春节前,A股市场快速反弹,后续行情如何演绎备受关注。多位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机构人士认为,2023年A股市场将明显强于2022年,外资或持续流入,但是行情更多将由内资主导。在市场风格上,短期蓝筹白马具有优势,后期成长股或呈现更多机会。
机构人士看好兔年行情
1月“开门红”行情,已令不少投资者“开胃”,而在不少机构人士看来,兔年全年的行情更值得期待。
德邦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吴开达认为,兔年政策回暖,基本面筑底回升,盈利底部有望在一季度出现,而2022年制约A股的海外流动性也有望出现缓解。目前疫情影响逐步退潮,美联储加息接近尾声,且市场估值水平较2022年初更低,因此乐观看待A股走势,市场不乏机会。
开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弛也认为,2023年A股市场将明显强于2022年,2023年上半年的投资环境最为优越,经济基本面、市场流动性及风险偏好均由底部向上。一季度,A股有望迎来“躁动反攻”行情,市场不再寻找政策避险,反而更加聚焦拥有基本面支撑的制造业、对流动性及风险偏好更具备弹性的成长风格板块。
野村东方国际证券研究部首席策略分析师高挺认为,防疫政策的优化和刺激政策的快速加码,正在消减今年中国经济的下行风险。在经济复苏预期的带动之下,预计对经济表现高度敏感的周期领域以及符合中长期经济成长趋势的行业,有望交替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成长股接力蓝筹白马
在1月的反弹之中,沉寂多时的白马股、蓝筹股出现了普遍性上涨,去年市场一直高度关注的新能源等则相对平淡。
对此,张弛表示:“一方面,虽然从相对估值(分位数)来看,无论白马股、蓝筹股,还是成长股,均处于历史相对底部水平,但就绝对估值而言,白马股、蓝筹股等板块相比新能源等成长板块则更具备优势;另一方面,在以经济复苏预期为核心的驱动下,白马股、蓝筹股与经济底部反转预期的相关性更强,尤其是困境反转的逻辑尤为凸显。”
这种看法也得到了较多分析师的支持。高挺也表示,这种市场风格的变化来自宏观环境的转变,即市场对于经济基本面的悲观预期逐渐消减。在经济下行周期,防御板块往往容易跑赢大盘,例如对经济周期性变化敏感性低的新能源等成长行业。在经济修复的过程中,对经济表现敏感的周期板块表现更出色。从过去几轮经济周期的变化总结,市场往往先于经济实质性改善而提前出现快速的估值修复,这一过程的领跑者预计将来自对经济活动更为敏感的周期行业。
在蓝筹股、白马股持续领先一段时间之后,一些投资者也比较关心当前的市场偏好能否形成更长一段时间的市场风格。对此,张弛认为,就2023年一季度而言,白马股、蓝筹股的超额收益或难以持续,主要基于三个理由:一是困境反转逻辑已经基本兑现;二是随着股价持续上涨,白马股、蓝筹股等估值的绝对优势已逐步减弱;三是预期影响一般持续性不强,而短期内又难以看到明显的基本面数据改善。
“在经济拐点确立后,市场目光将伴随扩内需与供给侧改革驱动的‘新发展’规划重新聚焦成长。”高挺表示。
外资影响或趋于弱化
在本轮上涨行情之中,外资持续高强度流入。数据显示,1月份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1131.74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的增量900.2亿元。在此背景之下,外资交易的活跃度逐步抬升,并适度冲抵春节长假前国内活跃资金离场的影响。年初至今,北上资金日均成交额占全市场之比显著超过去年全年。
吴开达认为,外资涌入的核心因素在于疫情管控走向放开,由于海外防疫闯关更早,因此外资对于后续路径更加清晰,先于内资抢跑。此外,由于房地产、平台经济政策出现转向,外资的预期偏向乐观。
高挺则认为,近期驱动外资加速流入的原因有两点:一方面是海外因素。四季度至今,美国长期利率下行和美元指数走弱对于新兴市场整体较为有利;另一方面是国内政策调整强化经济改善预期。中国和海外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异步,以及经济政策方向的分化,将在市场上体现得更加明显,这加大了中国资产对于外资的吸引力,使得对中国资产整体配置比例偏低的外资逐步加仓中国。
随着金融市场对外开放不断加大,近些年外资在国内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此前,北上资金一度成为A股市场的“风向标”。不过,机构人士认为,虽然外资在本轮行情中持续流入,但是对市场的影响却不能与几年前相提并论。
张弛表示,2016年上半年至2021年上半年,外资持仓占A股流通市值比重由不足1%一跃升至接近4%,从无到有促使外资成为期间A股市场的主要增量资金,并形成了以外资为主导的市场投资风格。2021年下半年至今,外资持仓占比已降至3.68%,而内地公募基金持仓占比则由2019年的约4%迅速上升至2022年的8.36%,成为A股市场最具影响力的机构资金。
“市场的部分参与者将外资视作引领市场风格的‘聪明钱’,但这可能更多源于外资对于基本面分析的看重。”高挺表示,伴随国内机构研究实力的快速增长,内外资的投研差异正在逐步缩小,部分内资机构在国内市场的研究投入甚至超越了大部分外资。
对于兔年的外资流入预期,高挺比较乐观。他认为,虽然在海外高通胀得到有效控制之前,金融条件的转向可能性偏低,但在经济衰退和高通胀获得抑制的预期之下,美联储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的空间已经收窄。展望2023年,中国和海外发达国家的经济周期异步以及经济政策方向的分化,将在市场上体现得更加明显,低估值的中国资产对外资的吸引力有望显著提升。
申万宏源首席策略分析师王胜对此则相对谨慎。他认为,在2023年春季美国经济数据下滑、中国内需恢复过程中,人民币相对走强,阶段性外资流入加速是必然的,但是从全年看,投资者还要高度关注全球地缘政治变化,以及利率水平绝对高位给风险资产带来的震荡可能。
明辉国际(03828)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中期业绩,收入约8.91亿港元,同比增长49%;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2810万港元,而去年同期取得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4690万港元;每股盈利3.9港仙;拟派中期息每股1港仙。据悉,集团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毛利同比增加75.9%至约1.98亿港元。因集团采取多项措施(包括加强成本控制及加大高利润率产品的销售),毛利率较去年同期的18.9%上升3.4个百分点至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