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 A股板块指数开年涨逾5%
今年以来,海外天然气价格大幅下跌,截至2月7日18时,NYMEX天然气期货报2.50美元/百万英热,年内跌幅达43.57%,跌至近22个月来低价;荷兰TTF天然气期货报57.70欧元/兆瓦时,年内跌幅24.40%。
同期,A股天然气板块指数上涨5.47%。去年由于海外天然气价格的高企导致我国消费量增速创出近20年新低,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今年将有望回升。价格的理性回归和需求增长将带动相关公司业绩提升和估值修复,城市燃气公司或将最先受益。
“供强需弱”致价格下挫
2022年,NYMEX天然气期货价格一度升至9.3美元/百万英热附近高位,近月接连下跌,今年以来跌幅已超40%。
南华研究院能化分析师刘顺昌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外天然气价格持续下降主要是受到欧洲和美国冬季相对较暖的影响,天然气取暖需求较往年偏弱。美国方面,除偏暖冬因素影响外,自由港LNG出口恢复的时间点不断推迟,LNG出口受损也推动价格走低。欧洲方面,尽管俄罗斯至欧洲管道天然气输送量大幅下滑,但LNG的大量进口、挪威天然气输送量的反弹以及充足的库存使得欧洲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得到持续缓解。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20日当周,美国天然气库存总量为27290亿立方英尺,较此前一周减少910亿立方英尺,较去年同期增加1070亿立方英尺,同比增幅4.1%,同时较5年均值高1280亿立方英尺,增幅4.9%。截至1月27日当周,根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协会数据显示,欧洲天然气库存量为29229.56亿立方英尺,比去年同期高13601.14亿立方英尺,涨幅为87.03%。
中银证券在研报中表示,短期来看,欧美市场天然气需求低于预期,且库存量高于历史同期水平,预计天然气价格近期仍有下行空间。
刘顺昌也持相同观点,近期国际天然气价格预期仍将偏弱,冬季即将过去,天然气消费旺季并未给价格带来支撑,消费淡季逐步到来后价格将面临压力。
我国天然气消费有望回升
与国际市场联系紧密的国内天然气市场,2022年天然气表观消费增速创近20年来新低。但市场普遍预计2023年天然气市场将理性回归,天然气价格会运行在合理价格区间,消费增速有望提升。
国家发改委1月31日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3663亿立方米,同比下降1.7%。与此同时,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下降0.4%。
刘顺昌表示,2022年我国天然气消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第一,海外天然气价格大涨,国内进口价格走高,高昂的进口成本对消费形成挤压;第二,国内经济增长承压,天然气需求面临压力。
分析人士认为,今年以上两方面的因素均有改善,天然气消费量增速有望回升。
一方面,海外天然气价格已经大幅回落;另一方面,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天然气产量2178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6.4%,进口量10925万吨,下降9.9%。从数据可以看出,国内能源产量稳步增长,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下降,会降低外部价格波动对我国市场价格的冲击。
锦泰期货预计,2023年基于国内宏观环境好转及天然气价格企稳的判断,国内天然气市场将出现新的一个上升小周期,天然气消费量预计在3700亿立方米,较2022年增长3%。
中金公司的预计更为乐观,2023年天然气消费量增速有望达到双位数水平。
板块有望迎来估值修复
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截至2月7日收盘,A股天然气板块指数报收844.64点,今年以来指数累计上涨5.47%;123只概念股中117只实现区间上涨,占比超过95%。
对此,酷望投资首席分析师陈丙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国际上地缘冲突对欧洲市场的影响持续,但对于其他市场的影响已明显降低,能源价格也逐步向下,成本端价格降低;国内方面,需求端回升,整体利好天然气相关产业链公司。
中金公司分析称,2022年末各城市燃气企业毛差或已触底。随着资源池成本下行,居民气量足额供应,工商业需求修复,2023年城市燃气企业毛差同比或稳中有升,2023年各城市燃气企业毛差修复至0.51元/方至0.52元/方。
第一上海证券也持有相似观点,短期来看,燃气公司的业绩经过2022年的深度调整,有望在2023年随着宏观环境的改善迎来盈利和估值修复。长期来看,销气规模大的城市燃气公司因具有全国布局的气源,庞大的客户基础,和较高的成本议价能力等优势,将更容易受益于天然气作为“双碳”目标下重要的过渡能源带来的行业增速,并在价格波动时保持一定的韧性。
信达证券也表示,随着天然气行业消费增速的恢复,价格的稳定,城市燃气业务有望实现毛差稳定和气量高增。
助力产业国际化 打造粤澳合作标志性工程 “澳门元素”推动中医药出海远航“小而富”“小而康”“小而美”,这是人们对澳门的印象。近年来,从中央到澳门特区政府,澳门中医药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助力,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当粤澳合作联手、并蒂花开,“小而康”的澳门中医药汇集资源优势,绽放为“大健康”产业绚丽之花,越来越多的中医药产品取道澳门“扬帆出海”,走向国际。
2023年新年伊始,澳门中医药发展就喜获产业发展“红包”。1月5日,澳门特区政府经济及科技发展局通过工商业发展基金推出《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先导资助计划》,推动澳门中成药打开内地市场。
与此同时,随着粤澳合作的深入,我国中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不断加速,一些粤澳合作标志性工程纷纷落地。“澳门元素”正推动中医药出海远航。
越来越多中医药产品
借助澳门出海
水蜜丸、大蜜丸剂、硬胶囊、软胶囊……位于澳门青洲跨境工业区的广药国际(澳门)青洲制药厂内,现代化的机器正有条不紊生产着各种药剂。2021年建成投产的广药国际(澳门)青洲制药厂由广药集团创办,是澳门最大,也是首个按照现代GMP标准设计、建设的中药制药厂。广药澳门是助力澳门适度多元化发展,助力中医药产业国际化,打造粤澳合作的标志性工程。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以产业化、标准化、数字化和国际化为目标,澳门中医药产业进入“快车道”。越来越多的中医药产品借助澳门的平台“扬帆出海”,走向国际。
中医药是澳门推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重要产业。早在2011年,中医药领域首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澳门科技大学。同年,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作为贯彻落实《粤澳合作框架协议》的首个落地项目在珠海横琴正式启动,成为澳门推动中医药产业化和国际化的重要载体。2021年《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提出发展中医药等澳门品牌工业。
经过十多年的蓄势储能,澳门在中医药领域的“产学研”链条日益壮大,成为发展新增长极。与此同时,澳门制定业界规范标准的法律法规日渐完善,为中医药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2022年元旦,澳门特区政府将原卫生局辖下的药物事务厅升格为药物监督管理局,进一步完善药物监督管理方面的各项工作。澳门《中药药事活动及中成药注册法》也同步生效,填补了澳门中药注册管理的空白。
“法律的正式生效,标志着澳门中医药的生产、销售和营运有规可循。”石崇荣表示。
根据上述《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先导资助计划》,评审择优选取并支持持有澳门中药制药准照或药物工业生产准照的自然人或法人注册药品项目,借以促进中医药产业在澳门发展,发掘经济生产潜力,以推动澳门多元化经济增长。每个项目的资助金额上限高达80万澳门元。
粤澳工商联会大健康产业委员会主任、澳门药厂商会会长蔡健华说:“澳门中医药产业进入了有章可循、鼓励创新研发的新阶段,带动产品生产和注册标准提高,以达到和内地与海外接轨。”
乘着这一东风,广药澳门的新药板蓝根低糖颗粒获颁澳门首个口服创新型同名同方新药批文。“此次获批,是广药集团推动澳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里程碑式进展,广药的‘吃螃蟹’之举也为内地通过改变辅料,在澳门创新注册中成药上市树立了典范。”广药集团(澳门)国际发展产业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黎洪表示,立足澳门的国际平台,广药集团首先发展经典名方等中成药,同时也向日本学习一些汉方,推向东南亚市场,力促传统中医药守正创新。
中医药数字化标准化
是一道考题
澳门中医药界人士认为,数字化和标准化是澳门中医药产业走向世界的一道考题。“受人口、地理等限制,澳门中医药不具备像内地开展大数据、人工智能化的基础。”蔡健华说,澳门首先要做的,是建立起中药各环节可溯源化、生产工艺标准化、产品信息安全性等流程。
澳门中医药学会会长石崇荣表示,中医药产业链的标准化、数字化涉及三个阶段:上游涉及药材的种植,中游涉及研发与制药,下游则为运营与销售。不同阶段的数字化可以推动澳门中医药整个产业链,有利推动中医药文化。
位于澳门本岛的青洲制药厂就面临着硬件的限制。这个总面积逾2000平方米的车间,在澳门已首屈一指,但仍达不到设置生产流水线的要求。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指出,通过挖掘中医药在澳门的“注册优势”和在横琴生产的“品牌优势”,形成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合力。广药澳门走的正是这样一条路。
黎洪将澳门的工厂形象地比喻为“样板间”。他认为,澳门无法开展规模化的生产,但是可以另辟蹊径。“澳门的工厂作为示范,在软件管理上进行数字化、标准化管理,经过审批认证后,在横琴开展大规模生产,从而实现硬件上的数字化、智能化,有序进入内地及国际市场。”
澳门城市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周平表示,鉴于澳门地域的限制,发展中医药产业可通过合作共建横琴的模式实现。澳门通过技术和资金优势,将研发基地设在澳门;通过横琴的土地资源和政策优势,实验和生产基地设在横琴,双方以研发生产合作、传承与创新合作等形式开展深度合作。
打造中医药
“走出去引进来”桥头堡
推动中医药出海,澳门是关键一环。这里辐射3亿多人口葡语系国家,“澳门元素”的标签,为中医药产品走向海外提供了便利的“通行证”。
作为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平台,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为澳门长远发展注入新动力,正加速打造成为一片中医药国际化和产业化的新热土。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自落成至今,已注册企业约230家,产业聚集效应初显。2022年10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支持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措施提出,大力支持发展中医药澳门品牌工业,加快发展以中医药研发制造为切入点的大健康产业。
目前,合作区对在澳门审批和注册、在合作区生产的中医药产品、食品及保健品,允许使用“澳门监造”“澳门监制”或“澳门设计”标志。同时,探索允许在内地已获上市许可的澳门中药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生产,对澳门研制符合规定的新药实施优先审评审批。这意味着未来横琴将可以高效地承载“澳门元素”背后的中医药成果,澳门也可以借此更好地开拓内地大市场。
石崇荣表示,澳门作为中葡贸易平台,能做到推动大量中医药往海外出口。因此,当大湾区内地的产品来到澳门后,有了平台支持,加上数字化、现代化的手段,为中医药出海插上双翼。
与此同时,合作区成为中医药“走出去,引进来”的桥头堡:一边是内地企业通过合作区的平台,融入“澳门元素”,提升自身国际化水平出海;一边是澳门本土企业积极融入内地市场,探索出岛新销路。
2022年11月,在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的协助下,澳门上市多年的传统外用中成药“止痛活络摩擦膏”,成功获得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注册证书》。产业园表示,配合澳门《中药药事活动及中成药注册法》的实施,协助更多优质的澳门已上市传统外用中成药等产品逐步进入大湾区内地市场,为澳门药企融入湾区发展创造更好的空间和条件。
广药澳门采取了多管齐下的办法,除在澳门成立了国际总部外,在深合区布局了多个项目。目前,该集团在横琴选址100亩左右,建立现代化全自动药品和大健康产品生产基地和医药物流立体仓库,用于“精品中药”的国际化制造,建设中成药出口规模化生产基地。
产业园还以葡语国家为切入点,为中医药产品国际注册和贸易提供服务,已在莫桑比克取得九款中药的注册批件。在巴西市场,产业园也帮助国内七款中药产品获得中成药注册备案上市许可。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特区政府的努力推动、粤澳双方共同努力下,‘澳门制造’背景的中药加速走向世界。”石崇荣说,未来的关键是依托澳门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支点平台,将澳门打造成世界级中医药认证标准中心,为建立起中国人定义、世界认同的中医药标准话语体系而努力。
四川出手!3条措施稳楼市,优化限购、限售、二套房认定…今年来多地已行动来源:券商中国
新年以来,多省市出台了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稳楼市成为其中重要措施之一。
2月7日,四川省发布了36条稳经济的政策措施,其中在稳楼市方面提出3条措施,包括优化住房限购、限售、二套房认定标准,动态调整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对引进人才、生育二孩或三孩家庭、进城务工人员等购买商品房(含二手房)给予补贴等。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河南省、江苏省、辽宁省、湖北武汉、四川省等多地出台了稳经济若干措施,其中均在稳楼市方面提出多项措施。
四川省拟优化住房限购政策
2月7日,四川省政府发布《聚焦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强化财税政策支持、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回暖升级、加力稳定外贸外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帮助市场主体降本增效、全力稳就业稳物价、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等十个方面提出36条措施。
其中,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方面提出三条措施:
一是优化住房限购、限售、二套房认定标准等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动态调整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限,落实居民个人换购住房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引进人才、生育二孩或三孩家庭、进城务工人员等购买商品房(含二手房)给予补贴。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支持成都发挥好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试点示范作用。
二是推动商业银行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和建筑企业信贷投放,支持房地产开发贷款、信托融资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优化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政策,及时调整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执行标准,支持各地在保障商品房预售资金使用安全和项目正常交付前提下,适当灵活调整监管资金拨付节点,动态调整监管额度。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开展商品房现售试点,积极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三是实施“建筑强企”培育行动,对贡献大的建筑业企业予以信用等激励。鼓励地方对晋升施工总承包特级(综合)资质的建筑业企业予以奖励。支持建筑业骨干企业与央企、省外国有企业组建联合体,参与轨道交通、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项目建设,对以联合体方式承接的工程项目业绩予以认可。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建造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等业务,符合条件的依法落实相关税费优惠政策。
多地出台稳楼市措施助力稳经济
新年以来,多省市出台了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稳楼市成为其中重要措施之一。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河南省、江苏省、辽宁省、武汉市等地均出台稳经济若干措施,其中均在稳楼市方面提出多项措施。
1月3日,河南省发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政策措施》,从全面释放消费潜力、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六方面提出了多达90条政策措施。其中,在稳楼市方面提出,指导各地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全面落实16条金融支持等一揽子政策,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取消不必要的需求限制,优化二套房认定标准,鼓励商品房团购,多措并举释放住房需求。鼓励各地通过发放购房券、购房补贴、契税补贴等方式,支持人才购房落户和城乡居民合理住房消费需求。
1月16日,江苏省发布《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12方面共42条措施。其中,在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方面提出,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房地产调控政策工具箱,调整优化限制性政策和土地出让政策,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坚持“房住不炒”,认真落实居民个人换购住房个人所得税政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公积金贷款政策,完善征收拆迁安置补偿方式,优化商品房价格备案制度。
1月27日,辽宁省发布《辽宁省进一步稳经济若干政策举措》,提出9方面共27条举措。其中,在推动消费复苏回暖方面提出,鼓励合理住房消费。鼓励二手房交易与新建商品房销售享受同等补贴支持政策。落实非住宅类商品房去库存支持政策,对购买非住宅商品房实际用于居住用途且为首套刚需的,水电气暖等收费价格参照住宅标准执行。对抵押银行的二手房,在交易时可以“带押过户”,不用提前还贷即可办理过户。
2月6日,武汉市发布《关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从强化供给侧保障、加快扩大有效需求、支持困难行业发展等四方面提出16条措施。其中,武汉把房地产业归为困难行业,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居民家庭合理住房消费,结合房价和新房库存情况动态调整住房限购范围。在武汉市住房限购区域购房的居民家庭可新增一个购房资格,在非限购区域拥有的住房不计入居民家庭购房资格认定套数,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限购区域购买首套住房的可实行购房资格“承诺办、容缺办”。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预计,本季度全球石油市场将陷入供应过剩,同时下调需求前景,上调非OPEC供应预估。根据OPEC的最新月度报告,其将第三季度原油产量预测下调124万桶/天,至2,827万桶/天。这比OPEC 13个成员国7月的产量低了约57万桶/天。OPEC位于维也纳的研究部门将本季度全球原油需求预期下调72万桶/天,同时上调非OPEC供应预期52万桶/天。预计本季度原油消费均值为9993万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