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头强劲活力足 沪市民企借助资本市场“强筋壮骨”
2月24日晚,上机数控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签订9.5亿片单晶硅片销售合同,预估销售额59.09亿元。2月23日晚,特变电工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天池能源公司拟投资建设三项目,总投资合计约39亿元。
数量多、活力足是沪市民企上市公司的鲜明特征。近期,多家沪市民营上市公司发布经营数据、对外投资、合同中标等公告,经营发展势头强劲。同时,部分面临暂时性压力的沪市民企上市公司也有效化解风险,重现生机与活力。
统计显示,今年新上市的沪市民营上市公司数量已达10家,目前,沪市民营上市公司数量达1428家,占比约三分之二。沪市民企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强筋壮骨”,实现高质量发展。
订单开门红
投资扩产显活力
合同订单获得开门红、投资扩产动力十足、业绩呈现边际好转,沪市民营上市公司频传喜讯,彰显民营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2月24日晚,上机数控公告称,公司及子公司签订长单销售合同,2023年3月至2025年2月向客户销售单晶硅片9.5亿片(上下浮动不超过20%),预计2023~2025年销售金额总计为59.09亿元(含税)。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仅2月以来,已有中贝通信、德才股份、园林股份、天准科技和天成自控等多家沪市民营上市公司发布合同签订公告。
沪市民企上市公司投资扩产同样在加码。2月23日晚,特变电工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天池能源公司将投资建设一矿项目、两矿升级改造项目、输煤廊道项目等三个项目,项目总投资额达38.97亿元。
作为全球光伏行业龙头,隆基绿能日前披露,拟在陕西省西咸新区投资建设年产100GW单晶硅片项目及年产50GW单晶电池项目,预计项目总体投资金额达到452亿元,这是公司上市以来披露的最大一笔对外投资。
“基于光伏行业未来成长空间和需求,公司拟继续加大先进产能的扩产力度,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隆基绿能证券事务代表王皓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该项目预计2024年三季度首线投产,2025年底达产。”
部分沪市民营上市公司今年1月份的经营数据已实现“开门红”。今年1月,春秋航空国际旅客周转量同环比双升,分别增长1447.74%、219.86%,同时凭借85.03%的客座率居行业首位;赛力斯新能源汽车1月产销两旺,分别同比增长293.95%和445.57%。
“今年春节期间,春秋航空的航班量恢复到2019年的88%,国际地区航班稳步恢复。”春秋航空宣传部部长毛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春秋航空目前已恢复30条国际地区航班。”
即便面对诸多挑战和不确定性的2022年,沪市民营企业的经营业绩也呈现边际好转态势。据统计,沪市共有687家民企披露2022年度业绩预告,约占沪市民企总数的48%。其中,预告盈利公司432家,盈利平均数由2021年的6.11亿元抬升到6.18亿元至6.84亿元,且合计盈利金额约2669亿元至2956亿元,较上年业绩增利约877亿元至1164亿元。
有效化解风险
焕发新机
沪市民营上市公司还积极转型升级,部分面临暂时性下行压力或风险的公司,依然努力通过内部挖潜、市场化手段,提质增效、焕发新机。
去年四季度以来,金融支持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政策频出,沪市民营上市房企积极响应。其中,股权融资方面,沪市已有8家民营房企披露再融资相关公告,约占沪市披露再融资房企的半数;债券融资方面,新城控股、金地集团分别在交易商协会申请了新增债务融资工具150亿元。
同时,部分困难民营房企债务重组和延期展期也取得积极进展,华夏幸福49.6亿美元债券协议安排重组获当地法院裁定通过;绿地控股推进32.41亿美元的境外债券成功展期;世茂股份成功推进境内5笔公司债全部展期。还有部分民营房企寻找合作方化解风险,如美凯龙以63亿对价向建发股份出售控制权。
*ST方科、*ST瑞德、*ST博天等退市风险警示公司通过破产重整,纾解了公司债务困境。上述公司均已在2022年执行完破产重整计划,资产负债率均有明显降低,净资产均实现由负转正,财务状况明显改善。
根据业绩预告,*ST方科、*ST瑞德、*ST博天分别预计公司2022年度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为29亿元至41亿元、15亿元至19亿元、14.75亿元至21.31亿元,其中*ST瑞德、*ST博天预计实现业绩盈利,预计2022年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亿元至2.4亿元、14.53亿元至20.99亿元。
借力资本市场
加快高质量发展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是推动经济恢复常态化增长的动力之一。近年来,证监会、上交所等相关部门多措并举,支持民营上市公司实现合理融资需求,通过资本市场做强做优做大,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新上市的沪市民营上市公司数量已达10家,首发募集资金净额超过92亿元。随着全面注册制的启航,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将进一步畅通。
沪市民营上市公司还借助再融资,实现公司发展战略,提升经营业绩。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14家沪市民营上市公司完成增发,合计募集资金超过258亿元。此外,今年还有2家沪市民营上市公司完成可转债发行。
王皓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隆基绿能自上市以来借助资本市场累计融资超过260亿元,通过资本优化了资源配置,有效支撑了公司利用技术创新进行成果转换和先进产能扩建,自2012年上市以来至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年增长率达到53.52%。
服务不过度的巴奴,产品“讲究”过度了?来源:北京商报
一份“土豆”引发的蝴蝶效应使巴奴毛肚火锅(以下简称“巴奴”)“热”了好几天。近日,巴奴的富硒土豆售价引发热议,在接连致歉和回应后,其创始人深夜发文称继续保持原价出售不降价。其实,单从产品来看,无论是富硒土豆还是毛肚等其他单品,巴奴一直将“巴奴原创”单品作为其独到之处,以此来形成差异化。分析认为,差异化的确能使品牌形成竞争壁垒,但得到市场和消费端认可才是皆大欢喜。
创始人深夜发文不降价
“5片18元”的富硒土豆让产品为王的巴奴连登热搜榜,如今引起争议的价格并没有让巴奴停手。2月26日,北京商报记者通过巴奴毛肚火锅点单小程序看到,巴奴毛肚火锅赛格店的富硒土豆售价未变,大份与小份仍分别为18元和9元。面对这一价格争议,巴奴创始人杜中兵深夜发文表示“不降价”。
杜中兵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巴奴卖的富硒土豆不仅包含了产品本身的价值,也包含了环境价值、服务价值以及全供应链中研发、采购、加工、品控、仓储、物配的价值,所以巴奴暂时不考虑降价。同时,杜中兵还进行了举例,似乎希望以白菜的例子来类比富硒土豆。早在20年前,杜中兵的朋友就称1元10斤的白菜巴奴一份卖3元太赚钱,而杜中兵则回答,如果投大几十万开一家店,靠卖白菜就算再火也会死的。
不过,这已经不是杜中兵第一次对“土豆”事件进行发声。2月23日,杜中兵在社交平台晒出了在门店拍摄的富硒土豆,并称消费者把半份当做了整份,不过还是要感谢该消费者,让杜中兵清醒,会反思,不忘初心。同日,巴奴官方微信也发出致歉信,表示对由于工作失误为消费者带来的困扰深感抱歉。同时,巴奴称,此次事件引发的网络舆情使品牌深刻反思,接下来将严格把关产品品质,不断优化门店管理。
无论是从致歉还是创始人发声,可以看到的是,巴奴对于这一富硒土豆的定价并不认为存在失误。
故事化营销?
“服务不过度,样样都讲究”是巴奴的slogan,而此次富硒土豆事件让消费端对巴奴的产品是否过度打上了一个问号。其实,巴奴一直以来都在讲好“产品”的故事,以此次主角富硒土豆为例,该产品是与土豆博士刘杰合作,卖点则是富含硒元素,而这只是巴奴单品的一个缩影。巴奴要讲的故事,绝不仅仅只是一份土豆这么简单。
事实上,除去与土豆博士刘杰合作的富硒土豆,巴奴店内的许多产品都有故事在身。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巴奴门店内的许多菜品上会标注产品名称、特色及涮烫时间,以乌鸡卷为例,提示牌上便写道“巴奴原创,野山菌汤绝配,联合永达自主研发,涮烫一分钟”。此外,巴奴的鸭血上标注着“国内率先取得‘生产许可证’”、绣球菌上写道“火锅餐桌上的‘新招牌’”、多个菜品上都标有“巴奴原创”,足以凸显其希望以单品来打出差异化的决心。
除此之外,这些单品的故事或许会给其营收带来不错的反馈。一位火锅从业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火锅品类相较于其他餐饮品类,在烹饪技术和手法上没有太高门槛,因此更专注于菜品。一般来说,素菜毛利润对成本的影响不大,但肯定是一个赚钱的环节。由于这些涮品没有过高技术门槛,一般会从产品自身价值、摆盘设计、菜品组合上下功夫,从而提升利润率。尤其是重点关注点单率高、招牌等菜品,一般招牌菜的毛利一定是高于其他单品的。
在资深连锁产业专家文志宏看来,巴奴多年来一直在强调品牌的产品特色,以此来进行创新和差异化布局,从而增强品牌综合竞争力。由于不同火锅店的自身条件存在差别,一般来说,素菜毛利在60%-70%的门店居多,除去原材料成本之外,门店的人工、服务和租金等因素都会对毛利造成影响。
提升认同度
正如巴奴一直喊出的口号“服务不过度,样样都讲究”,这些带有标签的单品如何成为消费端认可的爆品则是巴奴需要思考的。而从行业来看,差异化不仅仅是讲好故事这么简单。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中国火锅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689亿元,除2020年外,火锅行业的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增长趋势,相比其他餐饮行业,火锅行业更容易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也正是因为火锅自身的烹饪特点和产品,外加行业竞争激烈,多品牌都在进行差异化布局,建立竞争壁垒。
文志宏指出,消费者对于产品价值的判断是综合的,品牌的口碑、品质和消费体验等都是影响消费者判断的因素。其实消费者对于许多常见菜品具备一定认知,若品牌所推出的产品差异化程度或是消费者认同度不高,便可能会引发消费者的联想,因此,品牌还需从消费者认知出发来谨慎定价。
战略定位专家、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表示,餐饮行业同质化严重,火锅品牌们只有通过对产品、品类、运营、服务再到消费者体验等方面不断进行差异化布局,才能够维持品牌的竞争力和活力。火锅品牌们首先需要找准自身定位和消费者痛点,确保自身的差异性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并为之坚持,才能持续吸引消费者。
北京商报记者 郭缤璐 张天元
颜值功能双提升 乡村杂货铺变身连锁便利店醒目的店招、明亮的灯光、整齐的货架、丰富的商品、便捷的服务……2022年4月24日,位于北京门头沟区水峪嘴村的天平商店一改过去“杂货铺”的形象,全方位升级为品牌化、数字化、便利化的京东便利店。
开业当天,不少村民早早来到店内一探究竟,“这个店变化好大,以前感觉店里暗,商品摆得也随意,找个东西得找半天。现在一进去就特别明亮整齐,各种生活用品、厨房调料也都很齐全。”村民纷纷表示,以前店里只是卖大伙儿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现在能缴话费、水电费,还能小额取款。不仅如此,店内还开设了打印、快递、家电清洗等便民服务,更是让大家感觉生活方便不少。
去年以来,同样的场景陆续在通州、大兴、怀柔等地的乡村小卖部出现。2022年8月农村便民商业网点改造提升项目启动以来,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完成60家农村小店改造,一轻“京轻便利店”完成大兴区15家农村小店改造、北京大星发商贸公司完成61家农村小店改造,2022年全年共改造提升136家农村便民商业网点,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近期北青报记者在走访通州马驹桥镇大松垡村时发现,这里一家小卖店已挂出了京东便利店的红色醒目招牌。经营这家小店的岳大姐介绍:“我以前需要到批发市场进货,但现在足不出屋就能线上订货,缺什么货在电脑或者手机系统上就能订,非常方便,而且质量有保证。”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这家面积约200平方米的便利店,宽敞明亮、货架整齐,并且划分出果蔬销售区、食品区、日用杂货区、便民服务区、快递区等不同功能的区域。店里同时还接入家政、维修、打印等服务,并且免费提供医药箱、测温仪等。
岳大姐说,改造后的便利店上架的商品有四五千种,价格实惠,品质也有保证,哪种商品卖得好或不好都能通过系统查看到,一目了然。“这个村里住户多,很多人都在市区工作,他们需要的食品、日用品都能在我这里买齐,客流量也大幅提升。比如去年9月份,每天店里营业额都能达到5000-6000元左右,11月的时候达到8000-9000元,相比于改造前每天2000-3000元的营业额,有了大幅提升。”
在大兴区魏善庄镇南甜各庄村,商户商俊水的60平方米小卖店也摇身一变挂上“京轻便利店”的醒目招牌。店里淘汰了使用快20年的吊顶、老旧货架,新设立了酒水饮料专区,生鲜区也分为主食柜、冷冻柜,店里还新增了AI智能称重收款机,价签打印功能也实现明码标价,替换了店主的口头报价。“真没想到,改造后顾客来得比原来多了,每个月的销售额都在提升,第三个月日均销售额4000元,比改造前提升104%。这样的收入还是很不错的。”商俊水满意地说。
2月20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4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73例(上海27例,广东20例,北京9例,广西5例,四川5例,福建3例,天津1例,江苏1例,重庆1例,甘肃1例),含7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广东3例,四川2例,江苏1例,广西1例);本土病例71例(内蒙古32例,其中呼和浩特市30例、包头市1例、巴彦淖尔市1例;江苏11例,其中苏州市10例、无锡市1例;辽宁7例,均在葫芦岛市;广东6例,均在深圳市;山西5例,均在晋中市;四川4例,均在成都市;云南4例,其中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3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例;黑龙江2例,均在鸡西市),含5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云南3例,内蒙古1例,江苏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3例,均为境外输入病例(均在上海)。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42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039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3例。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883例(其中重症病例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确诊病例1347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2589例,无死亡病例。截至2月20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724例(其中重症病例1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1491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7851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582455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67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