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讯
“现在是发力中国氢能市场最好时机”:法国对华投资缘何抢眼千里莺啼绿映红全诗
2023-11-09 01:50  浏览:37

  “这是我今年第二次来到中国,很高兴能再次回来。”近日,法国液化空气集团(下称“液化空气”)首席执行官傅朗华(Franois Jackow)在上海如是告诉第一财经。

  尽管飞机晚点,但傅朗华依旧难掩兴奋之情,向记者介绍对中国的最新感受,“中国疫情放开后,今年2月我就来过中国,当时更多的是与中国的团队、合作伙伴等重建联系。”而这一次,傅朗华一行更是开启了“特种兵”式出访,在一周内到访了北京、天津、山东、上海、无锡等城市。如今中国社会出现了两大趋势让他印象深刻:制造业的低碳化进程以及电子消费产业的飞速发展,“两大趋势下,我们看到相关产业的发展充满强劲的动力。”

  作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气体和医疗气体以及相关服务的集团供应商之一,液化空气对中国市场的浓厚兴趣和重视折射出今年上半年以来,法国企业对华投资热情的高涨。

  法国作为我国在欧盟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实际投资来源国和第二大技术引进国,是我国最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之一,也是我国今年吸引外资的重要力量之一。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在全国实际使用外资以人民币计微增0.1%的情况下,法国实际对华投资依然实现了同比429.7%的高速增长。海关总署的最新“半年报”显示,按人民币计价,今年上半年,中法进出口总额达2789.1亿元,较去年同期(2591亿元)增长7.1%。

  同时,根据中法工商协会统计,目前约有2100家法国企业在华投资。今年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疫情后首次访华,更使得中法经贸合作再升温。

  现在是发力中国氢能市场最好时机

  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加快推进能源转型是中法两国共同的事业。此前马克龙访华期间,中法双方36家企业签署了制造业、绿色、新能源、创新等领域的18项合作协议,从此可以看出,绿色和新能源也成为中法经贸合作的新机遇。

  液化空气也不例外,较早开始布局氢能市场。

  据国际氢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全球氢能占能源比重约为18%,氢能产业链产值将超过2.5万亿美元。随着技术研发和产业资本的持续投入,未来10到20年,全球氢能产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到2050年,中国对氢气需求量至少达到6000万吨。伴随着我国氢能产业的加速发展,未来氢能将带动形成一个12万亿元产值的新兴产业。

  作为与2024年巴黎奥运会合作伙伴关系的一部分,近日,液化空气表示,将供应可再生来源的氢气,为巴黎2024年官方车队的部分车辆提供动力。对此,傅朗华表示,届时将在现有基础上,使巴黎的加氢站数量翻一番,使巴黎利用氢能的出租车数量翻一番,通过奥运会这一平台的展示,拉近民众与氢能的距离。

  那么,这一模式能否搬至中国?傅朗华肯定地对第一财经表示,“正逢其时”,“我们当前急需要做的是,寻找到合适的地点,建立氢能相关的基础设施,同时与合作伙伴解决运输的问题。”

  据傅朗华介绍,其实,液化空气已在近年来与中国合作伙伴,比如中石化等,在上海和天津推进氢能的合作项目,“众所周知,氢已不局限于工业使用,在中国我们能看到比其他国家更多的使用氢能的交通工具。尤其是上海在氢能基建方面较为领先,赋予了移动出行领域更多使用氢能的可能性。”

  液化空气早在2020年就已密切关注中国相关的行业动态及政策,并已经与中国能源企业联合研究布局液氢技术。去年3月,液化空气成立合资公司在上海化学工业区建设氢气充装中心,一期项目投资额1.8亿元人民币,于去年8月启动,计划建设日充装产能为24吨的氢气充装中心。二期项目计划建设氢气液化和充装装置,届时将建成上海充装能力最大的氢气充装中心。

  在天津,今年4月,液化空气集团天津氢能供应基地在天津港保税区临港区域正式注册启动。该项目总投资超过10亿元人民币,一期预计于2024年下半年投产。该项目后期还将布局液氢生产,全部达产后总体产能有望突破1.3万吨(年),在满足车用氢气供应的基础上,建成京津冀地区最大的氢能供应基地。

  对于氢能的商用前景,傅朗华认为,不仅仅局限于当前的小型汽车,更适用于重型运输,但当前的挑战就是与氢能密切相关的配套基建。“我们需要更多的加氢站,需要更多的车型场景实验。只有尝试越多,成本才会下降。好在如今我们看到了这样的努力。”他说道。

  不仅仅是液化空气集团,据新华社报道,法国企业彼欧公司今年1月在上海与申能集团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为中国商用车市场提供高压储氢系统。“中国是绝不能错过的市场,这是一个拥有巨大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国度,是我们未来发展的关键市场。”彼欧公司首席执行官洛朗·法夫尔说。

  坚定中国市场发展

  “中国市场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傅朗华说道,“液化空气在中国市场投资超过30年,未来也将会如此。”

  其实,早在上世纪20年代,液化空气就进入了中国市场。上世纪70年代又以提供空分设备的方式重新回到中国市场。上世纪90年代初,液化空气开始在中国投资建厂。如今已在中国40多个城市运营120多家工厂。在中国,液化空气的主要业务涉及工业和医用气体运营、家庭健康服务、工程与建造领域等。

  傅朗华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比如制造业的低碳化、氢能的多种运用场景以及电子产业的爆炸式发展,“其实与液化空气在中国市场的目标契合,也给予企业未来的发展更多可能。”

  5月底,法国最大国有企业法国电力集团通过“能创未来”计划分别在“虚拟电厂”、“绿色氢能”以及“碳联网”三大领域找到了中国的合作伙伴。尽管后者多为中国的初创企业,据法媒报道,法国电力希望通过这一计划成为未来拓展在华合作的重要渠道,也力争成为外资在中国合作共赢的新样本。

  除了法国大企业寻求与中国初创企业的合作,如今,不少法国初创企业也希望进军中国市场,寻找合作契机。4月底5月初,众多法国企业参加中国香港科创周。包括12家初创企业在内,以可持续发展和高新技术发展为重点的35家法国公司,希望通过在科创方面的展示,引起中国合作伙伴的兴趣。

  此外,随着中国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正成为中法合作新增长点。目前,欧莱雅在中国拥有一个创新与研发中心、两处工厂,并于去年宣布在中国设立首家投资公司。到2030年,欧莱雅有望在中国不同城市触达1亿新消费者。

  “上海也是液化空气的创新和研发中心,这一中心不仅服务于中国客户,也服务于液化空气的全球客户。”傅朗华说道。他相信未来,能在上海以及中国其他地区看到更多的机遇。

  法国桥智库主席周瑞(Joёl Ruet)曾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能源是中法合作的传统领域,但还有许多可能促成交易的行业,比如汽车工业、新能源汽车、电池、核电和林业等;与此同时,中国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技术快速进步,中法在这一领域的新技术投资方面仍有很多潜力。

  近年来,中法在医药、新能源电池、半导体等领域技术交流涌现出诸多创新成果。展望未来,双方在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绿色转型、数字经济等领域还有很大合作潜力。而中国经济持续向好,让法国企业坚定了在华长期发展的信心。据法媒报道,每一名重返中国的法国企业高管都确信中国将继续释放潜力,都计划在中国继续投资。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