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讯
中性看待量化交易适时制定监管框架我不想说再见 歌词
2023-09-27 20:38  浏览:47

证券时报记者 黄小鹏

今年以来,A股市场板块分化剧烈,但总体成交量持续放大,成交超万亿的天数和单日最大成交量分别为34天和1.7万亿元,虽然尚未超过2015年峰值,但相对平和的市场气氛下如此巨量的成交及其资金来源还是引起各方关注。

有研究机构认为,量化交易是当前巨量成交的重要因素,有人甚至估算出量化交易占到总成交量的50%左右。统计量化交易相对困难,这些研究是否准确也难以评估,但随着A股市场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A股市场量化交易快速增长是不争的事实,其潜在影响不可忽视。

量化交易、程序化交易、AI交易、高频交易是略有区别但又相互交叉的概念,总体来看,它们是高科技对市场交易产生影响的体现,这些交易方式在发达市场已进化了几十年时间。总体来看,它们对完善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增加市场流动性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正面作用,最有力的证据就是美国市场的买卖利差20多年来明显缩小。不过,这些交易方式对市场的稳定性、公平性等方面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巨大影响。

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在没有明显基本面利空的情况下发生暴跌,道琼斯指数一天内下跌了22.6%,市场指数在数日内最大下跌了1/3,事后分析普遍认为程序化交易是市场巨震的主要原因。1998年,通过数学模型进行程序化交易的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在持续成功后突然破产,则让人看到了模型交易方式在小概率事件面前的致命弱点。

从个体层面看,量化交易最大的问题在于其模型不论多么完美,均是建立在历史数据之上,对历史经验无法预测的小概率事件缺乏抵御能力,理论上也和LTCM一样逃不过小概率事件的打击,甚至是致命打击。从市场层面看,程序化交易模型均包含实时行情报价,模型的套利色彩多数时候可能有助于降低市场波动性,但在行情波动突破模型参数的阈值时,容易产生火烧连营的效果,极大地推高市场波动性。近年海外市场的每一次剧烈波动,几乎都能看到量化交易的影子。此外,高频闪电交易往往需要借助通讯速度上的优势,可能会造成对普通投资者的不公平。

对A股市场量化交易的增长,既不用欢呼,也不要视为洪水猛兽,既要看到它正面的作用,也要对其潜在负面影响保持警觉。对监管来说,最重要的是摸清底细,包括其规模、操作方式和影响市场运行的机理。理论上,量化交易者也是来市场赚钱的,既不是天使也不是魔鬼,它是偏中性的,但不能让它一直处于黑箱状态。目前,监管者和第三方机构要做的是加大研究力度,为市场提供更多的统计数据信息,远期而言,则要随着这一领域的发展,不断摸索经验,制定最适合中国环境的监管框架。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