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的施工工序及方法
道路工程:
1、测量放线及前期土工试验:
工程施工时全段每隔20~25m设置一组中心桩,曲线段需做好起、中、终点的桩点控制,曲线中间点按5~10m间隔做好加密桩;每100m设置一临时水准点,按顺序编号;各流水作业段每20m设一组边桩,并按设计道路断面放出围边坡角线。施工过程中发现桩点错位或丢失应及时校正或补桩。
2、试验路段:
路基开工前,在监理工程师旁站下结合路段选择有代表性、长度不小于100m的路段作为试验路段,进行压实试验;并将试验结果报告监理工程师批准。试验时,记录设备的类型、佳人机组合方式、碾压遍数、碾压速度及每层材料的松铺厚度和含水量等。
沥青道路施工混凝土面层的3个标准密度
施工及验收过程中的压实度检验不得采用配合比设计时的标准密度,应按如下方法逐日检测确定:
1)以实验室密度作为标准密度
沥青拌和厂每天取样1~2次实测的马歇尔试件密度,取平均值作为该批混合料铺筑路段压实度的标准密度。其试件成型温度与路面复压温度一致。当采用配合比设计时,也可采用其他相同的成型方法的实验室密度作为标准密度。
2)以每天实测的大理论密度作为标准密度
对普通沥青混合料,沥青拌和厂在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的同时以真空法实测大理论密度,平行试验的试样数不少于2个,以平均值作为该批混合料铺筑路段压实度的标准密度;但对改性沥青混合料、SMA混合料以每天总量检验的平均筛分结果及油石比平均值计算的大理论密度为准,也可采用抽提筛分的配合比及油石比计算大理论密度。
3)以试验路密度作为标准密度
用核子密度仪检查密度不再变化为止。然后取不少于15个的钻孔试件的平均密度为计算压实度的标准密度。
上述内容是沥青道路施工混凝土面层的标准密度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与沥青混合料类型选择
我国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早期损坏的原因,就路面本身来说,除了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不足、路面压实度不够外,还有一个致命的原因就是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与沥青混合料类型选择不匹配,沥青路面结构层厚度至少应为集料较大公称尺寸3倍。我国表面层常用的AC-16,AK-16或SMA-16,与我国表面层常用的厚度4cm相比,明显过大,从而造成沥青路面混合料容易离析、压实困难、空隙偏大,导致松散、泛油、剥落和坑洞等早期损坏。
道路施工混合料
(1)混合料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问断地摊铺。摊铺过程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机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摊铺层厚度、宽度确定。
(2)拌和好的成品料运至现场应及时按确定的松铺厚度均匀、匀速的摊铺,摊铺过程中尽可能少收料斗,严禁料斗内混和料较少时收料斗。为确保摊铺机行走方向的准确性,可在路槽上洒白灰线,以控制摊铺机行走方向,摊铺机要保持适当的速度均匀行驶,不宜间断,以避免垫层出现“波浪”和减少施工缝。试验人员要随时检测成品料的配合比和含水量,并及时反馈拌和站。摊铺现场要有专人消除粗细骨料离析现象。如果发现粗集料窝应了铲除,并用新拌混和料填补,此项工作必须在碾压之前进行,严禁薄层贴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