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讯
9倍大牛股遭密集减持!股价下滑40%,到底发生了什么?卓胜微SGI评分86停机保号
2023-10-13 20:31  浏览:22

卓胜微和讯SGI指数评分出炉公司获得86分,从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出,公司在近七个季度得分较平均。所有季度得分维持在80以上。反映出公司发展一帆风顺蒸蒸日上。

股价大涨9.2倍,重要股东密集减持

2019年06月18日,卓胜微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发行价格35.29元/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2,000000股。截至午盘,卓胜微股价涨幅达44.01%,每股报50.82元,成交量276手,总市值达50.82亿元。

从卓胜微上市以来卓胜微股价处在波动上升的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6月末卓胜微股价曾一度站上544.68元的高位。截止12月12日,股价报363.09元,相比公司发行价大涨9.2倍,妥妥地造富大牛股。

推动卓胜微股价大幅走高的原始动力就是公司优秀的业绩,作为集成电路公司能有如此业绩实在是难得。

展开全文

卓胜微股价唯一一次闪崩出现在2020年12月初,因一份股权激励计划而被卷入输送利益风波。根据彼时的激励方案,卓胜微第一个业绩考核指标为公司2020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不低于65%、55%,激励对象即可按100%、80%获取股份。

而事实是,2020年前三季度,卓胜微营业收入已达到19.72亿元,同比增长100.27%。因为标准过低,深交所要求卓胜微充分论证相关业绩考核指标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

卓胜微2019年6月IPO获得的8.29亿元募资净额,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尚有逾6.11亿元未使用,其中5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被用于购买保本型理财产品。

2020年前三季度,卓胜微通过购买理财产品取得的投资收益达276.81万元,同比上涨201%。

另外,卓胜微本次募资7.5亿元补充流动资金,相当于2019年营收的一半。但从其现金流情况来看,公司似乎并不缺乏流动资金。那为何公司要一边理财,一边再融资呢?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公司账面有货币资金6.83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5.02亿元,无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资产负债率仅11.64%,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达到8.6、7.13,在行业内遥遥领先。

值得一提的是,从2020年6月公司首轮限售股解禁时开始,重要股东就在密集减持。Wind数据显示,仅在2020年10月到12月,公司4名股东(姚立生、南通金信、IPV、浔渡投资)69次减持,合计卖出774.6万股,约合市值36.8亿元。

股东大举减持套现,可能与股价涨至高位有关,也可能是股东并不看好公司发展前景。

三季度业绩低于市场预期,股价累计下滑约40%

10月21日,卓胜微发布三季报称,2021年7-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1.24亿元,同比增长15.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13亿元,同比增长40.65%。

2021年前三季度,卓胜微实现营业收入为34.84亿元,同比增长76.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27亿元,同比增长112.84%。

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卓胜微实现营业收入23.59亿元,同比增长136.48%,净利润10.14亿元,同比增长187.3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为9.94亿元,同比增长192.42%。

分季度看,今年一二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83亿元、11.76亿元,同比增长162.37%、115.13%,二季度营业收入略有减少,增幅也有所降低。对应的净利润分别为4.92亿元、5.22亿元,同比增长224.34%、159.47%。扣非净利润为5.07亿元、4.8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2.02%、154.09%。二季度净利润较一季度有小幅增加,但扣非净利润较一季度有所减少。

整体而言,一二季度,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同比均实现倍增。与一二季度相比,三季度业绩增速 明显放缓。

根据业绩预告,三季度,卓胜微实现的净利润为4.85亿元至5.21亿元,同比增长33%至43%。当然,总体而言,与一二季度相比变动幅度不大。如果以上限计,与二季度基本持平,如果以下限计,略低于一季度。

显然,虽然三季度净利润不算低,且增速环比放缓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基数相对较高,但是,这一净利润水平,仍然低于市场预期。

二级市场表现上,近期卓胜微逐渐从高位震荡下行,10月13日股价触及291.2元/股,创阶段性新低。

截至10月25日,该股报收323.53元/股,市值1079亿元,动态市盈率53倍。自今年7月以来,公司股价累计下滑约40%,市值蒸发近700亿元。

业绩高增长,股价连跌,卓胜微的股价与业绩出现背离现象,或许是因市场对业绩的失望。

盈利能力强,政府补贴锦上添花

从重要财务数据加权净资产收益率中可以看出卓胜微从2017年到2020年发展顺风顺水。2019年和2020年在全球贸易争端不断、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疫情影响持续在全球蔓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卓胜微能有蒸蒸日上发展势头实属难得。

卓胜微在进一步开拓市场的过程中运营能力、盈利能力、资本结构方面基础稳固,尤其在盈利方面潜力足。

从2014年至今毛利率虽然有小幅度的下跌,但是净利率却有很大提升。从2017年开始净利率相对稳定,连续四年保持30%上下,去年再创新高。

公司所处集成电路行业,享受政府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这为卓胜微净利润锦上添花。

2018年至2020年,卓胜微营收从5.6亿元增长到27.9亿元,复合增长率123.3%;净利润从1.6亿元增长到10.7亿元,复合增长率158.7%。业绩增长系基于产品在大客户中份额提升,公司陆续进入三星、小米、OPPO/VIVO、华为等安卓大客户。

卓胜微一开始并没有选择功率放大器这一研发难度高、入局劲旅众多的产品,而是从研发难度与关注度相对较低的低噪声功率放大器和射频开关入手,顺利占据其间市场份额;此外,面对国外巨头占据全球市场约90%份额,且从设计到实体生产全包式的压倒性优势,卓胜微同样没有正面“硬刚”,而是选择了fabless模式,专攻设计,再找其他代工厂生产,避免了生产环节中巨大的成本消耗。

另一方面,三星也为卓胜微的崛起贡献了重要的力量。在多年前,包括卓胜微在内的国内射频前端芯片厂商的日子在国外巨头压制下并不好过,但在三星的大额订单支持下,卓胜微仍实现了较快发展。2014年5月,卓胜微宣布其GPSLNA芯片产品MXD LN16S在三星累计出货超过2000万颗,2015年及此后三星都是卓胜微第一大客户。

行业内主要竞争厂商包括欧美日传统大厂Broadcom、Skyworks、Qorvo、 Qualcomm、NXP、Infineon、Murata等,及国内厂商紫光展锐、唯捷创芯、韦尔股份等。根据Yole Development数据,2019年度,前五大射频器件提供商占据了射频前端市场份额的79%,其中包括Murata 23%, Skyworks 18%,Broadcom 14%,Qorvo 13%,Qualcomm 11%。

近年来,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日趋饱和,消费者对新设备的需求逐渐放缓。不仅如此,新冠疫情对移动智能终端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根据IDC数据统计,2020年全球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累计12.92亿部,同比下降5.9%。

虽然全球手机整体出货量受疫情影响短期内呈现低迷态势,但是因疫情影响,“宅家防疫”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消费态度随之逐渐改变,从而促进了消费者对电子终端产品的消费热情。同时通信行业正在经历从4G到5G的产业升级,随着5G手 机带来的技术创新和全新用户体验,品牌智能手机厂商大力推出5G新机型,此举将重振消费者参与度,赋能手机行业新的 增长点,在未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复苏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成也三星,败也三星

卓胜微的崛起离不开三星的因素。2016年、 2017 年及 2018 年,卓胜微对三星电子的销售金额分别是2.94亿、3.91亿、2.58亿,营收占比分别为 76.52% 、67.53% 和 46.07%。2018年的销售金额同比减少了1.33亿,降幅高达34%。所以,第一大客户三星的收入下降是造成其2018年营收下降的主要原因。

2018年,随着已有产品导入时间逐渐增加,部分已导入产品的销售数量呈下降趋势,同时,2017年度以来三星对供应商新品导入进行了严格控制,因此2018年度对三星的销售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此外,同型号芯片产品在推出后,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单价呈下降趋势,其2018年度对三星销售的复杂产品比例也较2017年度有所降低,因此2018年度平均单价也呈下降趋势。

射频开关的平均售价从2016年的0.4619元下降到2018年的0.2641元,价格暴跌了42.82%;射频低噪声放大器的单价则从2016年的0.3474元暴跌至0.1971元,降幅高达43.26%。

芯片产品就是这样,更新换代较快,同型号芯片产品在推出后,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单价下降较快。归根结底还是产品的技术含量不够高,导致竞争壁垒较低,最终只能靠降价来冲销量。

研发投入不足成隐患

卓胜微去年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在营收增长的前提下出现负增长的态势,并且占营收比重小,利润空间比较大,公司可以把足够的资金用于研发支出。

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是典型的技术密集型行业,是集成电路行业整体中对科研水平、研发实力要求较高的部分。从图中看出,卓胜微在营收和净利飞速上涨的同时,研发投入进度相对滞后,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例逐年下降,这也成投资者诟病的问题。

在研发投入力度方面,卓胜微不及同行。今年上半年,卓胜微研发投入为1.23亿元,占营收比重8.1%,同比增长38.20%,远低于营业收入138.48%的增速。

同行业上市公司中,上半年,汇顶科技研发投入8.9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30.89%。

研发资金的不足无异于竭泽而渔,必然会对技术迭代升级和持续竞争产生重大的潜在风险隐患,成为影响公司盛衰变化的最大“灰犀牛”。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