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讯
从“硬核科技”到碳达峰、碳中和,上市公司高峰论坛第一波重磅内容来了!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原唱
2023-10-15 00:28  浏览:52

2021年12月20日,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的2021第十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周正式拉开序幕,论坛周以“科技创新 绿色发展”为主题在线上举办。

作为论坛周的开幕论坛,12月20日的第十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汇聚了诸多知名经济学家以及头部上市公司、企业董事长和高管。上午,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原秘书长张燕生、原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进行了主旨演讲,演讲内容涉及当下中国宏观经济、“双碳”等;随后,立昂微董事长王敏文,上海家化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潘秋生、贝泰妮董事长郭振宇、天能股份董事长张天任,就“科技创新 绿色发展”也进行了主旨演讲。

刘世锦:中国真正的增长潜力

主要来源于结构性潜能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存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关注什么?刘世锦表示,与短期宏观政策相比,我们更需要关注结构性潜能,因为中国真正的增长潜力主要还是来源于结构性潜能。他认为,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的重要区别就是还有结构性潜能可用。“如果说发达经济体是熟透的苹果,中国这个苹果只是半青半熟。如果一定要排个顺序的话,结构性潜能是第一位的,宏观政策是第二或第三位的。需要纠正的一种倾向是,把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寄托于宽松的宏观政策而忽略结构性潜能。”刘世锦说。

展开全文

对于结构性潜能,刘世锦解释,就是技术可能性意义上的潜在增长率,或者说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经济体,在消费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进程所具有的增长潜能,也可以说,是人均收入从一万美元到三、四万美元的潜能。他还提出,开放型、内需为主的国内大循环需要“1+3+2”的结构性潜能担当主角。即中国需要提出一个以都市圈、城市群建设为龙头,以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为主体、以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为两翼的“1+3+2”结构性潜能框架。

“1”指以都市圈、城市群发展为龙头,为下一步中国的中速高质量发展打开空间;

“3”指实体经济方面,补上我国经济循环过程中的三大短板——基础产业效率不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不大、基础研发能力不强。

“2”指以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为两翼。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是全球范围的增长新动能,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缩小,有些方面并驾齐驱甚至局部领先。

刘世锦表示,简单地说,“1+3+2”结构性潜能就是一个龙头引领、补足三大短板、两个翅膀赋能。如何缩小技术可能性意义上的潜在增长率和体制架构内可实现的增长率之间的缺口,也就是通过深化改革开放和促进创新,推动结构性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增长动能。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该怎样积极有效合理有序地推动绿色转型?

刘世锦表示,绿色转型需要特别强调两个创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绿色转型的核心是绿色技术创新。由传统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向绿色发展方式,从根本上要靠绿色技术驱动,大规模、系统性地“换技术”。

刘世锦认为,绿色技术应达到三个目标:高技术含量和生产率、少排放或零排放、与传统产业相比有竞争力的低成本。环保与发展的传统理解将会被打破。绿色发展与经济增长并不矛盾,相反能够成为重要的新增长动能。绿色技术既要做减法,如防治污染,更多的是做加法和乘法,如低碳和零碳的新技术,催生和利用这些新技术的绿色投资。

刘世锦进一步提出,更重要的是制度创新,要建立绿色发展中市场起作用的微观基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现阶段主要采取由上而下、层层分解任务目标、用行政性手段实施的办法。这套办法优点是短期内行动较快,也会较快取得成效。但可能的问题是指标分配未必合理公平、激励不足、搭便车、实施成本较高、平衡性较差等。

张燕生: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仍然很大

“稳字当头”是我国政策关键

在演讲中,张燕生分析,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形势向好,但不确定性风险仍然很大。

首先,从当前世界经济特征来看,可以发现供给的恢复明显滞后于需求,全球供应链瓶颈比较明显,供应链的中断和供给秩序的紊乱可能会延续到明年初甚至明年上半年。此外,通胀形势可能比人们预期的更加凶猛。

从深层次因素看,当前全球宏观政策从严格反通胀的政策组合,转向对通胀和财政赤字有更高包容度的宏观政策组合。全球反垄断和市场监管明显趋严,政府对安全、对全球竞争态势的干预明显加强。

对于我国新一年宏观政策分析,张燕生指出,从当前一系列高级别会议的定调来看,明年经济政策和经济工作的重点,是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关键是“稳字当头”。在这样的背景下,稳内需、稳预期、稳基本盘等方面将成为重要的政策发力方向。

在稳内需方面,要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我们可以看到,疫情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影响最大的实际上是需求,包括消费投资、生活性服务业,也包括个体工商户。”张燕生说。

稳预期要重视统筹协调各项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举措,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张燕生认为,可以在出台重大举措之前,以举办听证会等形式,和市场、投资人、消费者对话,让大家对政策调整有一个理解和适应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和投资就会配合政策调整,宏观调控的效果将会更好。”

在稳基本盘方面,财政政策要提高效率,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真正使财政货币政策稳持大局,同时推动数字赋能、绿色赋能和服务赋能,让经济真正转向高质量发展。

稳市场主体方面,要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此外,张燕生还就绿色发展新机遇进行分析,未来,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将从实际和国情出发,用新能源和水电逐步取代火电,顺利实现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峰值。“所以从这个角度,短期政策中,供应链重组、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改造、火电基础的灵活性改造就变得非常关键。中期方面,要重视储能技术、储能设备和储能管理的发展;长期方面,碳捕集利用及生物质能等方面的发展,都将会是下一步重点。”

徐锭明:碳中和为数字化转型导航

数字化为低碳化战略赋能

徐锭明就“双碳”目标与大家展开交流。他表示,“十四五”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期,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攻坚期。碳达峰与碳中和相辅相成,由于植树造林、工业固碳等所能吸收的碳量相对固定,远远少于工业发展所排放的碳量。所以为实现碳中和愿景,必须制定并实施碳达峰方案,扭转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趋势。

徐锭明特别强调,碳达峰峰值并不是越高越好,峰值越高,碳中和的难度越大,耗时越长。为盲目摸高而兴建高碳排放项目,将在项目存续期间长期占用大量的碳排放份额,形成碳排放锁定效应,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带来巨大压力。

“碳中和并没有解决人类生存问题,在碳中和之后,还要创新低碳技术,创造负碳能源。碳中和远不是重点,应对气候变化任重道远,展望未来必须负碳排放。碳达峰与碳中和就是为了生态的高颜值、发展的高素质、生活的高品质。” 徐锭明说。

未来将往何处发展?徐锭明表示可以走两条路,一条是绿色经济之路,另一条是数字经济之路。所以要掌握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发展本领。

“数字经济事关国家大局,领导干部要提高数字经济思维能力和专业素质,掌握数字经济本领,全民要提高素质素养和技能,夯实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社会基础。为了绿色发展,要数字化文化、数字化人才、数字化战略、数字化转型。” 徐锭明说。

做好碳中和有6项工作,徐锭明继续指出,其中包括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创建方法论、构建模型、用大数据以及树立新的思维方式。

最后,徐锭明着重提出,碳中和为数字化转型导航,数字化为低碳化战略赋能。碳中和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力,数字化是低碳化战略驱动力,实现碳中和要树立新的思维方式。

立昂微董事长王敏文:

科技创新必须有十年磨一剑的耐心

立昂微成功登陆资本市场,股价从不到6元/股(前复权,下同)一路上行,12月17日收盘报收于133.10元/股,总市值608亿元,成为不少机构投资者关注的“网红”硬核上市公司之一。

20年时间,立昂微逐步成长为国内半导体硅片先锋和细分市场头部企业,它做对了什么?在此次峰会上,王敏文分享了丰富的“干货”。

王敏文认为,科技创新必须立足于自主创新,大凡立足于自主创新的科技、产业成果,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国之重器。立昂微旗下金瑞泓的半导体硅片产线建立之初,其硅片生产技术即拥有完全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公司已经充分掌握了独有的硅片控制理论和工艺技术,牵头制定了国内绝大部分的硅材料行业国家标准,拥有数十项发明专利。

他还强调了对技术的引进吸收。技术相对落后的我国半导体产业要发展,非常需要积极参与国际技术交流。比如立昂微的半导体功率器件生产线就是在本世纪初引进国际半导体巨头美国安森美的全套肖特基生产设备、工艺技术与质量体系建立起来的,之后通过自身的消化吸收,创造性地改进并突破工艺技术,成功铸造了肖特基产品的高端品牌。

王敏文提出,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于集聚人才。半导体产业更是少有的人才密集型产业,对其而言,在人才引进模式下促进技术创新也十分有价值。他透露,立昂微前期发展中,更多是依赖自有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但到了一定的发展阶段,则开始走引育并举、内外结合的人才集聚与使用之路,以此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

王敏文认为,科技创新必须要有十年磨一剑的耐心、精益求精,必须要有久久为功的坚韧、执着,必须要尽快走出追求短平快、赚快钱的经营误区。半导体制造业投资巨大,但投资回报周期很长,十分辛苦而且令人焦虑。科技创新要做好较长时间亏损的准备,这就需要政府通过税收优惠、人才引育等方面的强有力的扶持、激励政策,打造更加适宜、有活力的科技创新产业生态。

上海家化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潘秋生:

以产品和营销创新触达年轻消费者

是经历百年、历经风霜后,最终退出历史舞台?还是利用百年积淀的底蕴,持续创新,再次成为时代风向标?谁都想成为后者,但怎么创新是每一家老牌国货企业都面临的问题。

谈及产品创新,潘秋生表示,上海家化携手科技企业进行科技创新赋能产品研发,从可持续发展、功效活性物及新型剂、中国特色草本原料现代化、功效机理可视化、数字化智能设备等方面全方位、多维度推进产品创新研发。上海家化的创新不仅局限在美妆护肤品类,还运用在健康生活的新品上。从营销创新的维度,持续通过品牌年轻化,跨界玩转多品牌的方法,对六神进行营销创新。在产品上,上海家化还通过与一些大的IP进行联名、和明星合作,触达年轻消费群体。

同时,上海家化布局数字化营销已初步取得成效,获得市场认可,通过努力打造覆盖消费者全生命周期的全渠道家化私域,扩大客户群体。在渠道进阶方面,上海家化采用五大核心举措来进行渠道创新,与时俱进,与重要渠道平台进行策略合作,通过数字赋能推进智慧零售,通过私域运营加强客户沟通,同时持续进行模式创新。

此外,上海家化也在进行绿色升级。潘秋生称,上海家化将全链路产品、设计变得更绿色,从原料配方、包装、生产、运输和物流的使用、处理等全方位进行覆盖,以实现更加焕活、更加安全、更加环保的目的。

在企业内部治理上,潘秋生介绍,上海家化进行了系统流程升级优化,通过业务流程的去断点、单点系统到网状系统、数据可视化、智能化等全方位的推动,持续演进与迭代内部系统和流程,同时对上海家化的运营进行简化和聚焦。

“数字化驱动组织效能,提升业务的增长。”潘秋生表示,上海家化的数字化不仅聚焦于数字化市场营销,也聚焦在产、研的数字化等各个方面。从2021年开始,上海家化也进行了一些有效的尝试,通过持续不断的尝试进行迭代和创新。

“我们希望组织能够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越走越远。我们始终记得我们企业的使命是以尽善之心追求致美的产品与服务,为消费者、员工、股东和社会创造最大的价值。”潘秋生称。

此外,2021年上海家化还发布了首份ESG报告,明确提出企业的中长期目标是到2025年达到碳达峰,2035年自有工厂达到碳中和,2050年达到全价值链的碳中和。通过数字化的智慧工厂来支持绿色可持续发展。

天能股份董事长张天任:

“双碳”目标将催生万亿级新赛道

天能股份诞生于浙江湖州,主要业务包括动力电池及其系统解决方案,储能集成系统解决方案,资源循环综合利用等。今年年初,天能股份成功登陆科创板。

当下,能源领域的科技研发突飞猛进,全球各大能源巨头、研究机构,对动力电池、固态电池、氢能技术、储能技术及其他能源技术的研究,对智能制造、数字化提升的研究,齐头并进、百舸争流。在张天任看来,“双碳”目标催生了广阔的市场机遇,会产生很多万亿级的新赛道。只有精准把握这样的时代大趋势,企业才能进一步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双碳”既是时代赋予的大机遇,也是行业和企业的大洗牌。

因此,张天任表示,无论企业的规模多大,如果不改变发展方式,不重视创新驱动,不拥抱变化,必然将在这轮产业大变革中掉队。如果选择“躺平”,最后可能连“躺平”的机会都没有了,只有积极行动起来,才能“跑赢”时代。

在主旨演讲中,张天任称,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要求,我们都承担着“绿色低碳”的发展使命。因此,天能股份也在构建绿色智造体系,坚持在机器换人、提升装备和改进工艺的基础上,率先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维度的绿色智造,推动产业向绿色、智能、高端方向升级。

张天任介绍称,天能股份建设的“未来工厂”,通过以数字赋能驱动绿色智造,优化升级产品全生命周期业务流程,促进了供应端、生产端、营销端、服务端更加协同,能够有效降低工厂的运营成本,缩短产品的研制周期,提升设备的自动化程度、数据采集率、能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此外,张天任提及,天能股份一直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建成“云上天能”,创新性、结构性、系统性地解决业务运营场景中的各种困难和痛点,让企业运营决策更加科学,不再像过去那样只依靠拍脑袋、凭经验。而数字技术的加持,进一步缩短了决策流程,让企业能第一时间把握商机,并对用户需求快捷灵活地作出响应。

“谁能够率先建立起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就能够在经济发展中占据先机。”张天任说道。天能股份自主开发工业互联网管理平台,实现了与上游供应链体系、客户需求开发和下游配送销售、售后服务回收的充分协同。

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天能股份构建了智慧供应链服务平台、产业价值链生态服务平台,打造了良性闭合产业生态链和商业价值链,推动产业链上下游数千家企业链接,做到了产业链资源最佳组合与分配,建立起优势互补、共享共赢的企业生态圈。

贝泰妮董事长郭振宇:

品牌定位需择高而立

今年3月25日,贝泰妮(300957.SZ)登陆创业板。12月17日,公司总市值已达885亿元。中国的化妆品牌大多诞生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西南地区似乎并没有化妆品基因,“偏居于”云南的贝泰妮及其旗下的“薇诺娜”如何能够在短时间横空出世成为中国功效护肤龙头?

“贝泰妮做的是皮肤健康生态,我们推出的第一个品牌薇诺娜是这个生态中功效性护肤品的第一个品牌。薇诺娜的成功奠定了贝泰妮打造中国皮肤健康生态的基础,今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郭振宇在演讲中介绍道。

他认为,薇诺娜的成功与贝泰妮一开始对这个品牌进行了“择高而立”的定位密不可分,薇诺娜这个品牌从一开始就定位于世界功效性护肤第一品牌,薇诺娜是云南的、中国的,同时一步到位是世界的。中国的护肤品市场现在是世界第一大市场,第一大市场就应该诞生世界级的品牌。

“薇诺娜”快速发展的背后,无疑与中国皮肤学级护肤品的市场规模不断提升有直接关系。东莞证券研究报告指出,2010年~2019年,我国皮肤学级护肤品的市场规模从27.7亿元逐年提升至135.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9.29%。在演讲中,郭振宇发出“豪言”:其称有信心在未来3-5年将“薇诺娜”打造成全球功效性护肤第一品牌。

“利用云南特色植物,坚持自主研发,打造高强竞争壁垒”,郭振宇认为这是贝泰妮成功的另一大要素。他表示,公司在创立之初便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根据问题皮肤的作用靶点,开发薇诺娜功效护肤品。

按照郭振宇所称,贝泰妮的研发中心汇集了生物化学、药物制剂、中药学、生物制药、药理学、生物工程、人工智能等不同学科的各类专业人才150多人,保障了公司在植物提取、配方开发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积累,对于功效护肤企业来讲十分重要,因为这意味着企业才有将技术成果有效转化为经营成果的持续创造能力。”

郭振宇还谈到了贝泰妮对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规划和愿景。他表示,贝泰妮将在ESG方面保持持续高投入;在包装上更多的使用可回收材料;生产上要求自有工厂以及委托加工方减少碳排放,增加工业废水再利用,减少生产废弃物对环境的损害;此外,公司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利润持续在公益、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投入。

除了今天上午的主旨演讲,今日下午(如下图示),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赵华林等学者专家,还有太极实业董事长赵振元,芯海科技董事长卢国建等企业家也将进行主旨演讲,另外还有一场“硬科技+新能源 助力绿色发展”的圆桌对话,对话嘉宾包括厦钨新能董秘陈康晟、富临精工副董事长李鹏程等人,欢迎您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链接继续关注。

编辑|段炼杜波

校对|孙志成

封面图来源:每经网

德尔塔毒株还在全球大流行,奥密克戎毒株又火上浇油,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