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资讯
“热度排斥症”排斥的是无底线营销歌手当打之年播出时间
2023-10-22 10:30  浏览:50

新闻背景:

最近,微博热搜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具有“热度排斥症”。这是指年轻人对当下大热的东西持观望态度,更愿意用自己的节奏来关注、看待它们。

创意图片 中国经济网许子杰制作

营销泛滥 物极必反

社交媒介上的“热搜”,作为一种强力的议程设置机制,深度影响了公众的注意力流向、审美偏好和价值认同。众所周知,这里面的“信息流”,自一开始就没有那么简单纯粹。各种各样的利益算计夹杂,其中,无孔不入、狂轰滥炸的新剧营销,尤显粗暴、露骨。【】

吃瓜吃到厌烦,热度追到疲惫。正所谓物极必反,持续数年的“跟风潮”随着“热度排斥症”的出现,让大众开始反思,耗费着时间、精力和金钱追逐网红、明星和热度,究竟能获得什么。与此同时,人造热度产业链被扒了个精光,人气明星频频“翻车”,“饭圈”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瓦解,那些原以为可用作社交的谈资也显得肤浅。【】

强行“投喂” 白费心机

患有“热度排斥症”的年轻人表面上排斥的是热度事件,实际上是在警惕过度营销。拿被吐槽较多的影视剧来说,多个营销方和剧宣曾公开表示,上热搜次数是重要的KPI指标,宣布入局影视营销的平台和KOL更是价格分明,意在通过铺天盖地的营销打造热点,吸引更多害怕落伍的受众。很多讨论热度名列前茅的影视剧在卫视的收视率连1都没破,通过病毒式好评传播带火的“刷酸”“抗幽牙膏”等概念被监管部门亲自下场“拔草”,内容质量与关注度之间频繁错位,导致了人们对热度事件的观望态度。

潮水退去,就知道谁在裸泳。避开宣传方的营销节奏,与热度事件保持适当距离,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东西才会显现。“热度排斥症”利于避免个别企业通过过度营销获得超额回报,从而缓解恶性竞争负面影响。不可否认,个人或多或少具有群体归属需求,需要获取能够使自己的议程和群体议程保持一致的信息,而能够成为社交货币的议题要有一定热度。但受众选择既有议题往往具有自主性,宣传方刷屏式且无法关闭的强行投喂,很容易让人反感,难以将受众注意力转化为消费行为,恐怕会白费心机。【详细】

逃离偏见 回归理性

展开全文

须知,网络热度从来是一把双刃剑,“包场式热搜”同样可能反噬。引人入坑固然爽,但若无真材实料,遭遇万众“弃坑”可能也只是一瞬之间的事情。当越来越多年轻人学会了疏离、拒绝了流俗、排斥了从众,那么新剧炒作出来的流量密码要转化为收视密码,就越发“此路不通”了。【】

年轻人自觉排斥人造热点、内容的同时,节省出的时间能用在哪里?又该用在哪里?这就需要有更多正能量内容去填补,创造并呈现出形式多样的内容,繁荣文化市场,满足大众全方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其次,通过思考“热度排斥症”,引导年轻人回归主流文化审美轨道,形成文化共鸣共识。总之,年轻人应趁年轻全方位多角度学习、感知、领悟这个世界,努力逃离偏见的桎梏,遇事学会综合分析、自主判断、合理决定,在不断“矫枉而不过正”中进步。【】

(以上综合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

微言大义:

@如风的类似闲人:碎片时间全都让这些“热搜”骗走了,是该排斥了。

@水色天蓝:人们排斥的不是热度,而是被营销堆出来的“热度”。

@蓝月潴潴:因为有些营销把观众当傻子。套路玩多了,傻子也懂了。烂剧烂营销,迟早要为自己的不敬业和烂买单。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如今的社交平台,“病毒式刷屏“和“按头式推送”越来越多。大家说好,未必真的好;点评榜的高分很可能也有“水分”。强扭的瓜不甜,“热度排斥症”排斥的其实是一些跟风炒作和无底线营销。拒绝跟风,不是刻意“叛逆”,而是年轻人在营销泛滥的数据时代坚持独立思考、找回理性判断。互联网内容创作者和算法服务提供者应当清楚,任何时候,不脚踏实地打磨作品、提升服务,都将遭遇“排斥”。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