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最近风格变换确实太快,昨天是大基建,今天又换到了白酒、软件、医药,这其实也是市场的常态,市场每天都在发生板块的涨涨跌跌。但近期A股有个明显的规律,就是估值高的明显整体上股价在下降,比如赛道股;而估值低的或者相对合理的,近期整体的估值中枢是上移的。比如计算机板块,其实整体上已经跌了很久了,最近开始反弹起来了,一个方面本身存在超跌反弹的动能,另一个方面是“数字经济”的政策刺激。
软件板块其实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计算机、金融信息化、酒店信息化、医疗信息化、电网信息化、办公自动化……在“数字经济”的政策导向下,软件服务板块很有可能成为今年最大的投资主题之一,比如去年上马了很多电网和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汽车的智能化、数字化今年就要摆上议事日程,这些都需要软件和运营。今天软件服务类的股票强势反弹,也是一个信号。
软件股整体上估值处于偏低的位置,而软件服务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这个行业的市值空间很大,可以容纳机构巨量资金。
市场上每天总是有不同的板块涨涨跌跌,如果我们总想追上这些热点,可能疲于奔命,每天忙忙碌碌,杀来杀去。如果把时间拉长一点看,投资组合的收益率还不如拿一只股票,这是大多数散户的共同体验。
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完全按照所谓价值投资的原则来做,比如看好一只股票就长期持有,至少中长期持有,理论上当然是不错的,问题是:你能确保你拿的股票是好股票吗?万一过去十年你拿的不是贵州茅台而是中国石油呢?而每天频繁地在不同热点题材中折腾来折腾去,不仅劳心费神,很可能还收益寥寥。到底该如何办呢?
我的实践和建议是:投资中分为“短逻辑”和“长逻辑”。所谓短逻辑,狭隘点说就是我们做短线、跟热点;所谓长逻辑,就是根据中国经济的产业趋势走,拿着黄金赛道里面的龙头股,分享企业成长的收益。但一般而言,建议拿最多3成的资金用来做“短逻辑”,拿7成的仓位做“长逻辑”。
“短逻辑”就是短线热点,比如最近的稳增长、数字经济、冬奥概念。我们拿少部分资金来做一下题材股,但切记不追涨,而是低位或调整时进入,然后记得自己这部分钱就是做趋势或者走投机的,不要恋战,以求积小胜为多胜。这种短逻辑对投资者的盘感要求很高,而且需要有大量时间用来看盘,如果没有持续学习和大量时间,其实做短逻辑是不合适的。
“长逻辑”就是中长线,比如新能源汽车、新兴消费、科技、新能源,这是符合未来中国经济的趋势和方向的。我们可以拿细分行业的龙头股,时间拿长一点,忽视短线的涨跌,追求中长期持有的稳健收益。“长逻辑”需要投资者有相当的耐心,“耐心持有”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既需要投资者有心性修为,还需要持续研究投资标的,持续跟踪,只有对投资的股票有深入了解,才能拿得住、拿得久。
当然,“短逻辑”和“长逻辑”并非截然分明,而是矛盾统一的,比如有些股票,当下是短逻辑,但未来也许会成长为长逻辑。而有些股票本来长逻辑是很顺畅的,但公司基本面突然发生变化了,就可能仅仅只是短逻辑。
比如当下调整的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毫无疑问是长逻辑的股票,但跌多了也会有反弹,属于股价超跌之后的反弹,这个就属于短逻辑。再比如元宇宙,可能现在偶尔炒作一波只是短逻辑而已,但把时间拉长来看,可能是很好的长逻辑股票。
长逻辑肯定包括中间无数个短逻辑,比如长期走牛的股票,中间会有很多次上下波动,每一次上下波动,都可以说是短逻辑。短逻辑如果硬钢的话,就有可能演变为长逻辑。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作者 晓蜀
编辑 陶玥阳